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萨满文化对满族木雕的影响
萨满文化对满族木雕的影响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萨满文化对满族木雕的影响

 张  睿

 

    摘要:满族旧称为“满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除汉族以外,人数最多的民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信仰和继承着与通古斯人信仰一致的萨满教。满族在近百年的生活、生产中,学会了许许多多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雕刻、刺绣等,满族人将自己所学的工艺与满族当地文化、宗教信仰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满族木雕。

 

    一、       满族木雕的历史

    (一)木雕的历史

    雕刻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之一,而木雕作为雕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其年代久远、造型生动、取材方便等原因,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木雕在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可以说木雕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的新乐遗址,就出土了许多雕刻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阳鸟木雕”。在这之后,从夏、商、周,历经秦、汉、唐、宋、元,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木雕工艺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特别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满族人建立了清朝,由于受到当时各种手工艺快速发展的刺激,木雕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生产出了大量精美的宫廷、民间的各种用品,而因此,满族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满族木雕。

    (二)满族木雕的历史

    早期的满族木雕主要应用于满族人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满族人所居住的房子,所有建筑房子所需的原材料,全部是由木头制成,他们不用一块砖瓦,主要用的是桦木,史书上记载“依山谷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用斧子砍削木头,形成独特的质感,从广义上来看,这也算是一件粗犷的木雕艺术品。满族人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大多为木制品,小到系在烟口袋绳子上的“烟荷包疙瘩”,大到用来储水酿酒的木桶,这些木制品题材新颖别致,同时具有浓厚的“满族味道”。满族木雕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就属满族的木雕神像,满族人信奉萨满教,他们把木头削成人形,身体上包裹动物的皮毛,制成一男一女两个神像,平时供奉再挂在墙上的隔板中,家里有祭祀活动时便将这些神像排入诸神之列。这些木雕神像造型简洁粗犷,形成了具有满族民间特色的木雕艺术品。

    满族木雕艺术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满族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他们生活在山之中,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这为满族木雕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满族是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满族人的性格热情豪放,他们的雕刻风格也定会受满族人这种性格的影响,大刀阔斧的木雕艺术形式也就由此而生。

    二、       萨满文化的由来及发展

    (一)萨满文化的由来

    萨满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萨满文化来源于萨满教,也可以说,萨满文化就是关于萨满教的文化,这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北方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就是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才孕育了萨满文化。满族人以渔猎、游牧为主要的生活生产方式,那时他们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他们不懂得刮风下雨是自然界的规律,那时的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所出现的一切东西,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是有由神灵创造出来的,他们把自然界中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给他们加以主观意识,对他们进行信奉和崇拜。萨满教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不解,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对于信奉萨满教的满族人来说,他们可以把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全部拟人化,风有风神,世界上所有的风都是风神扇起的;雨有雨神,它一旦发怒就会降暴雨使民间泛滥成灾,或者滴水不落而使万物枯萎;雷有雷神,打雷闪电都是雷神在敲击他的神鼓;火有火神,它即可以给人以光明,又可以使荒火遍野,使人间的一切划为灰烬;山有山神,他们栖居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或山洞中,主宰山中一切禽兽。

    萨满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满族人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满族文化中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可以说萨满教的起源于他们对神灵的崇拜和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充分体现出满族人民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二)萨满文化的发展

    萨满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得以繁荣,萨满文化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很大一部分的思想和发展。原始的满族民间的萨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跳神的萨满,其职责是为人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种是另一种是管理祭祀的萨满,主要负责祭祀祖先、神灵。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萨满的态度是很迷信的,他们若是有人生病,先请萨满跳神,之后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好转的时候才会请医生治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自然的恐惧感慢慢消失,人们对萨满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在是以为的相信萨满是万能的,他们慢慢把信奉萨满当做是一种精神寄托,把萨满文化与他们的日常活动结合起来,《清史稿》中记载:“乾隆八年,更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又载:“扬烈舞,用带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跃倒掷,像异兽。”文中所提“马护”,亦指假面。在清朝,人们就把萨满跳神的动作转变为舞蹈,供人们娱乐消遣。近些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开展,萨满文化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萨满文化对满族木雕的影响

    满族人待萨满文化的信仰不是一天两天,一时兴起的事情,而是长期以来都将萨满文化当做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信仰来对待,因此他们将萨满文化融入到自己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木雕风格。萨满文化是由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偶像崇拜,四种崇拜形式所构成,这四种崇拜对象皆对满族木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自然崇拜

    萨满文化产生在原始社会,那时的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都极其有限,他们没办法和自然进行对抗,只能对自然报有敬畏之情,当他们遇到自己现有知识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便将一切都归为是神灵所为,所以他们创造出关于神的故事和符号,并将这些用于祭祀活动。满族木雕中常有的雨神、火神、风神、雷神等,便是以人们将对自然界的期望神话,而产生的。

    (二)动物崇拜

    萨满文化中,对动物的崇拜也是非常多的。对乌鸦的崇拜就是动物崇拜的代表,因为乌鸦通体黑色,在萨满文化中将乌鸦看做“黑暗中的守护鸟”可以在暗处保人平安,所以在很多满族木雕纹样中都能看到乌鸦的存在,寓意着人们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萨满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有祖先的打拼,才让后人有了现在的生活,所以满族人对祖先的崇拜是非常重视的。满族木雕中常见的努尔哈赤的英勇形象便是代表了对祖先的崇拜之情,这种对祖先的崇拜之情代代传承,相约成俗,沿袭至今,变成了珍贵的民族文化。

    (四)偶像崇拜

    萨满文化中崇拜的神灵偶像皆为人形,通常都是一雌一雄,满族木雕神像也因此受很大影响,在祭祀活动中也将木头雕刻成一男一女两个人形,并对他们进行祭拜,人们迁徙流动时,需要随身携带,并禁止妇女接近触摸。这些木雕神像,无论是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价值,都是弥足珍贵的。

    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萨满文化也不例外,它将自己的文化特征转变为符号,每个符号都蕴含了特殊的意义,正因为有这些特殊意义的存在,才影响了满族木雕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满族木雕。

    四、结论

    满族木雕艺术中包含了大量的萨满文化,萨满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满族木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也可以将满族木雕看做是萨满文化在艺术方向上的升华,正因为有满族木雕的存在,我们才更加清晰的看到萨满文化的特色,以及它对满族木雕发展的影响。满族木雕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对于研究满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满族人民古老的生活习俗,感受到满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形式。这非常有利于满族木雕的保护与传承,提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