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 给十七岁的自己
给十七岁的自己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

       ——《彼岸未见》之我见

   

 温茜茜

   

   三年前的这个季节,我还是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和所有的师范生一样,我在大三下学期走进中学校园,学着怎样成为一名教师。记得我在那天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时隔六年,我再一次踏进初中的校门,视线所及,依旧是满目的花草,整洁的教室,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白色粉笔字,拿着教材匆匆赶去班级上课的老师,和穿着同样校服却带着不同笑脸的孩子们。可是此时的我,却已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悄然地变换了另一个身份。三年后,我拿到小树的这本长篇小说《彼岸未见》,从前的那种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每一个长大了的人都怀念的校园生活,如果不站在讲台这个视角去看,永远体会不到它带给我的另一种感受。

  男青年赵初毕业后回到自己的母校海城九中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并任高一·十七班的班主任,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向读者讲述了自己与周遭的同事、学生、学生家长之间发生的故事,随着时间线索的延展,书中的人物也次第登场,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演绎出了一幕幕故事——到徐海娇家家访、创办班刊、初次上公开课、运动会风波、校园艺术节……这些事件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叙事框架,作者对于生活的思索也在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传递给了读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时间要面对多面的角色转换,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到徐海娇家家访,年轻的草根教师第一次接触高干家庭,举手投足间的局促感使他刚刚在学生面前建立起的权威变得底气不足,以致于当他在结结巴巴地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说出一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言论后竟像逃离一样的走出了学生的家门。初次公开课的亮相因为有悖于应试教育的模式而使课堂险象环生,最后虽然因为立意新颖而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领导的赞许而使自己免于苛责,却仍然说出了作者面对文本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冲突而产生的困惑和迷茫,而这也正是当下许多年轻教师所面临的看似空洞却又无比现实的问题。

  教学相长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课堂,作为一个成年人,有时候反而能从学生身上懂得更多。喜欢美术的大眼睛女孩周圆用自己的方式向别人证明正统的学业并非一个最佳的选择;优秀的学生会主席蒲桃激动地对赵初说出“我要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三年,而不是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两天高考”;徐海娇拒绝父亲为他做出的去美国留学的安排而选择留在国内陪伴年迈的外婆……这使每一个走过那段青葱岁月的读者都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寻到自己曾经的影子,青春飞扬的少男少女,独立的人格意识正像操场边的小树一样在蓬蓬勃勃的生长,我们也曾用自己稚拙的方式向周遭证实自己的独一无二,也曾在应试教育的藩篱里贪婪地呼吸窗外的口气,更拒绝过父母为我们铺好的在别人眼里看似平坦的人生路,因为十六七岁的我们都曾坚定地认为,每一株植物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而那些在日后漫长岁月里被生活打磨掉的棱角,正因为它的难以复制,因为它的无法重现而显得愈发难能可贵。

  围绕着这些故事,书中的人物也一点点清晰起来,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塑造这些人物上面,作者用了很多笔墨。赵初是全书的主人公,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既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那种敢想敢为,挑战传统的勇气,也有实力撑不起野心时的那种不自信和迷惘。既有面对职场潜规则的不屑和无奈,也有身处大环境下的无能为力和盲从。另一个作者倾注心血的人物是学生会主席蒲桃,蒲桃初次登场就像九月的清晨一样明媚、清爽,当她的名字跃入眼帘的时候,读者的脑海中即刻就会浮现出天蓝色的校服裙摆和在脑后摆动着的马尾辫,这个相貌清秀成绩优异的女孩身上还有着同龄人很难同时具备的清晰的头脑、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看待事物时开阔的眼界和格局,而这些都令她成为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使她的每一次出场都如一缕耀眼的阳光率先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同样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单纯的大眼睛女孩周圆,与蒲桃相比,这个喜欢美术,单纯又迷糊的女孩总会让我们觉得更亲切,她仿佛就是上节课还因为被老师提问而羞红了脸的同班同学,也仿佛是课间操时裙摆飞扬的那个扎马尾的前排的姑娘,她让你亲切得总能在身边人中找到她的影子,就是这样一个略显温吞的女孩,在梦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和抗争,最终获得了他人的理解,在青春时节朦胧青涩的情感发生在她身上时,选择了用自己的豁达给这份美好的情感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让读者惊异,在周圆这样一个女孩身上竟蕴含着如此难得的执着和胸襟。在刻画这些少年少女的同时,作者还塑造了几个中年教师的形象:说话意味深长又有些古板的史老师、特立独行有艺术家气质的周老师、追名逐利市侩气的赵老师等,这些人物都能让读者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也不免让人感叹,如今的教师队伍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虽不乏德高望重的为师者,但是校园亦不再是从前的那方单纯的净土。

  《彼岸未见》这部小说不单可以定位成一部校园小说,它所展示给我们的不完全是校园围墙内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还有更广阔的社会图景,这就使之在具备艺术性的同时更具思想性,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正如作者在小说里为班刊取的名字《十七岁》一样,这部小说更像是作者对十七岁的献礼,那些十七岁时暑假里一件生活琐事引起的成长的烦恼、上课间隙邻班女孩一抹浅笑牵出的青春的慌乱、晚自习时一道习题带来的求学的迷惘以及广阔社会对自己一次次个性的打磨,都连同那些努力后的充实、 收获后的喜悦、失败后的苦涩一起,都封存在时光的角落里,历久弥新,以致于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想起它时,仍会感激十七岁时的自己,是那个单纯勇敢又认真倔犟的少年成就了现在的我们。而亲爱的少年,我希望你不会对现在的我失望。

  我记得我在大学时候选修的教育类课程上我的老师讲给我们的著名教师吴非的一番话——不错,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而我多希望能有那么一个下午,还能回到曾经的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演算着永远也写不完的数学题,我在角落里偷偷望着你,而你抬起头迎上老师的目光,露出一个无比清澈的笑容。夏天的路旁有邮局门前的杨树叶子爽脆刮辣,呼啸而过的是一场青春的季风,吹过我们那场兵荒马乱的青春,吹过那段在记忆里永远闪亮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