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
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7日

王向峰

王志彦同志研读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並对照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有感二者在人物虚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决意对《三国志》的本人本事,以诗咏史,以见三国中的人物本貌,于是历经几年的良苦用心,写成了《〈三国志〉人物诗咏》。俗语所云的“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个《三国》,乃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而不是陈寿的史传《三国志》。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史实是《三国志》历史的大框,人物情节则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局加厉”的小说,它大体上来说是半是史实,半是虚构,如董卓有侍婢无名姓,到了小说中成为“貂蝉”,后世竟将其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中。小说作者因时代民族矛盾的原因,以蜀汉为正统,尊刘贬曹,把本是文武全材的曹操,于史贡献颇多的英杰人物,塑造成为极端大白脸的乱世奸雄,以致几百年以来成为世人心中与文艺作品中的反面典型。每想到此,我也不禁要问一句无人能予回答的话:“小说,你不应离历史之真这么远!”然而这却是小说的经营之道。

庄子早就说了:“作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而《汉书·艺文志》则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而曹雪芹自己也说他的《红楼梦》是用“假语村言”写下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法国巴尔扎克更是一言说穿了小说的谜底,说他写有内含九十多部小说的《人间喜剧》,都是“庄严的谎话”。原来对生活历史加以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的虚构手法,打破照抄历史与生活事实的限制,才是小说体式的立身支柱。就曹操来说,小说成书之前的三国“平话”与戏曲,早已对三国历史中的一些人物,表以善恶忠奸的判断。而曹操其人性格复杂,有雄心远谋,又擅长用兵之道,会耍手腕,遇事多疑,好用计策,其内心图谋使统一国家统归于曹家,又免不了要搞政治权术与好勇斗狠。把这些特点集中于其人一身,隐善而扬恶,造成性格,就必然出现与历史本来不甚一样的曹操了。

我看到在这部带有工程性的人物诗传中,据史为曹操写了九首画像诗,几乎都是专题特写,多为生平壮举。如第三首说其思想源流与功业:“术揽申商策法韩,中原逐鹿著先鞭。北方一统兴曹魏,虎视孙刘鼎汉天。”此中有立身宗旨,有乱世创为,有统一功绩,有三分鼎立的局势,各无虚言。第五首写荀彧从维护汉统出发,在献帝面前反对有人奏请给曹操加九锡、封王,曹操对他的好友荀彧便怀恨在心,而最后将其逼死,这就写出了曹操奸雄的一面:《三国志》中写得十分清楚:董昭出于公心,认为曹公忠体国,功劳甚大,应加九锡,称魏公。而荀彧从爱护曹操的公忠体国的为国不计个人功利出发,提了与董昭不同的意见。但曹操作为汉末雄主之一,心中一直有主宰天下为皇的野心,所以对荀彧之见视为政治反对派,不再信任而疏离,暂放身边却不信任,以致送一个空点心盒,加以羞辱,以精神摧残手段,使其惊恐死亡。这证明封建社会的雄主的野心和残暴的一面,即使看是“公忠体国”,也难免私心的暴露!逼杀荀彧含冤死,这就暴露了曹操作为乱世枭雄的一个本质性的特点。

在诗咏中,凡是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而分为魏蜀吴一段历史中的众多人物,皆有诗义为之立传,这是于史未见的颇有规模的本于史书的诗传。

在文学资料史中,我读过几本为诗文溯本探源的书,如汉代毛亨和毛苌探寻《诗经》本事的《诗大序》与《诗小序》,两序虽各有学术价值,但大小序都要为每篇找历史史实之据,则多有牵强硬套之弊,如说《关雎》有“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这种索隐远离目标,与一首爱情民歌毫不沾边。而不同的是现代学人谭正璧先生,他编著《三言两拍资料》,为明代两位短篇小说大家冯梦龙之“三言”,和凌蒙初之“两拍”小说,求索相关的史事传说底料,看完之后真也开阔脑洞,多增见识。再有就是新老红学家为《红楼梦》索隐的种种说法,人们评之为“红外线”的费力多而价值少的文字。鲁迅在《〈绛花洞主〉小引》中说,这些人“眼光”持异,自已是什么人就能看到什么:“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说“红学索隐派”谁也没有真正找到《红楼梦》的真谛所在。但是,就此而认为对诗文作品历史有关材料搜寻印证就没有意义,也是不全面的。就以《三国演义》第二回写的“张翼德怒鞭督邮”來说,在《三国志》中本是主管安喜县“公检法”的尉时刘备干的。他对于郡守特派到县考察县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的检察官督邮,未先送见面礼遇到要求拜见不予理会,刘备自恃破黄巾有功,对郡派督察官的傲慢忍无可忍,拿出当年卖草鞋争利于市的底气,直接闯入驿馆,拿绳子绑上督邮,对之杖打二百,打完后解绶系其脖颈,逃离官职,成了亡命之徒。可到了小说中杖打督邮之事,却转移到性情暴燥的张飞身上,因为小说家要把刘备写成忠厚仁慈、宽让谦和的典型,如果写了他的鲁莽使事,就不那么“高大全”了。《三国演义》写人物有一偏向,写好人就写其极好,坏的就写其极坏,这与《红楼梦》写人物的复杂性格是很不相同的。这就是以《三国志》的史实验之于《三国演义》的意义。王著《〈三国志〉人物诗传》,如以之验证《三囯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会有助于人们对于从原型到典型构思概括过程中的“踵事增华”,会有一种实际的理解。

三国时代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于史有名又多有故实的人物也特别多。这些人物大多被写进了“人物诗咏”,读了这本特别具有文史特点的书,会对解这段历史与文学特別有益。

在了解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许多不同之后,我想为所谓的“貂蝉”这个半真半假的特殊人物写一首诗。在《三国志》中她是董卓身边虽有身份却无姓无名的“侍婢”,仅是因与吕布私通,釀成了一场风波,到《三国演义》中成了有姓有名的貂蝉,并成为小说连环计情节的使动人物,而且后來又成为中国历史上望空捕影的“四大美女”之一。小说真是会造,世人也是会造,无中生有,添枝加叶,不仅造出了个“貂蝉”,还俨然成为显赫的历史人物。这样的人物岂能埋没?为此,我为她写一首七绝,并以为此文的结尾。

人性纷争样态繁,羞花闭月显其间。董卓侍婢成焦点,肇锡嘉名千古传。

 

2021年10月30日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