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梦回边城——凤凰古城游记
梦回边城——凤凰古城游记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0日

梦回边城——凤凰古城游记

 

 

 

 

    想去凤凰古城旅行,在心中已渴望多年。只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将那片土地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太过美好。其间古城经历了沱江大桥坍塌,大火、洪灾和进城148元通票新规,每个与凤凰有关的事,都让我想与古城亲近的心更迫切了些。忧心着,小城饱经风霜后将不复美丽。

    今年暑热刚过,便与好友相约共赴凤凰之旅,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

    下午从张家界出发,坐上到凤凰古城的旅行大巴车,经后坪镇走张花高速、龙吉高速,途经永顺县、古丈县,一路目之所极,山峦叠嶂、阡陌纵横、满目苍翠,耳麦中听着喜马拉雅播讲的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辰州、武陵、桃源、怀化……这些原本只在书中看到的地名,此时莫名亲切起来,仿佛我是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醉倒在桃源世外了。

    大巴车里美女导游陈辰喋喋不休地讲着苗家银器和牛角梳的妙处,把我的想象一下子拉到凡俗的现实。湘西曾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流放地。国学泰斗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在凤凰为官多年,凤凰出过国务总理熊希龄,出过文学大师沈从文,画坛鬼才黄永玉。盛产这么多响当当人物的湘西,在美女导游眼里半点比不上银器、牛角梳来得实惠。初来那种对湘西厚重文化的膜拜之情,感觉瞬间被亵渎了。心想,一句文化不讲的导游,也别想领你去什么文化所在了。到酒店天色已黑,带着疑惑与陈辰核实,果然,这次凤凰古城行只看夜景、逛街景,走一家银器购物店,不走纪念馆和景点,次日中午便离开。这与我多年期盼的凤凰之旅相差太远了,经与旅行社沟通未果后,决定脱团。

    我和好友带着沮丧的心情,入住。在好心的酒店老板劝说下,放下行装,重拾起心情,开始了我们的自由行第一站——看古城夜景。

    从酒店出来走约十来分钟,穿过一个街巷进入了古城夜景的核心地段。一条沱江穿城而过,江两岸伫立着的便是传说中的吊脚楼了,排排吊脚楼密插插地沿河而建,一眼望不到头。吊脚楼全部改造成了旅馆、饭店、酒吧,楼上楼下灯火通明,河水在灯光映射下闪着粼粼的光,红黄蓝绿各色灯光耀眼闪烁,把古城妆点得美轮美奂,宛若天宫。江边石板路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古墙外石板街上鳞次栉比开满了店铺,银饰、角梳、苗服、姜糖、酸辣粉……苗族老妈妈满街追着游人兜售花环头饰,年轻人在酒吧里纵情歌舞,一股股声浪透过窗户传出很远。噢,好一幅人间市井图,这就是我心中美丽的凤凰古城了,和沈从文笔下的静谧、古朴的世外边城感觉隔得好远。想象一下,这种情境,像翠翠那般山水孕育出的精灵怕难再有了,天宝、傩送那样勇敢、雄健的青年怕也难寻了。沈老先生如在世,不知作何感想?时钟指向午夜,我和好友意兴阑珊地回到了住处。

    第二天一早,订好了下午4点从怀化到长沙的高铁票。在酒店老板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司机杨师傅,答应下午提前送我们到怀化。后续事情安排妥当,我和好友开始了舒舒服服地凤凰游。

    清晨的凤凰,少了灯火的装扮,现了真容,变得含蓄厚重起来。脚踩着石板路,手摸着古城墙,我能真切感受到岁月的沧桑悠远。乘上游船,泛舟沱江。此时,湛蓝的天空飘着悠然的白云,碧油油的河水,在翠绿绿的山、树环绕下,更绿更翠了。依河的吊脚楼,楼屋高高悬空,下面以细木桩支撑,木屋黛瓦,楼檐翘角上翻展翼欲飞。置身这方天地间,恍如隔世。我相信了,这里确实是灵山秀水的神仙之地,难怪能孕育出沈从文、黄永玉这样举世闻名的大师。

    古城诸景,分布在沱江两岸,我们逐一游览。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虹桥、万寿宫、崇德堂、陈宝箴老宅。我最想拜谒的却是沈从文故居,因为那是我边城梦的重要篇章。

    在古巷中七拐八绕,我们找到了沈从文故居。地图上标记叫中营街,一样的青石板路,一样的店铺林立,游人如织,从巷口走出十多米,看到两扇油漆斑驳的对开木门,走到门前一下变得格外肃静,人和声都没了,也不知是文化受了冷落,还是世人知趣,不想扰先生深思。抬头看,屋檐下一块黑色牌匾,上书“沈从文故居”五个端庄沉凝的大字。

    沈从文故居为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分前后两进共大小10间,中间为天井。四合院系全木结构,门窗镂花,别致小巧,古色古香。房子是沈从文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190212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沈先生的《从文自传》对这段丰富多彩的时光有过详尽的讲叙,这里是沈先生文学之水的源头。故居陈列室、书室、堂屋、卧房、书房,陈列着沈先生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有儿时的摇车、雕花木床,木桌椅、藤靠椅、留声机、几块木板条钉成的简易书架、古旧的木架子床。每一物件都忠实记录了一代文学大师的生命历程。

    两次诺奖提名,笔下曾写出最美的湘西,之后不再拿笔,晚年编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史的空白。先生曾写过中国最美的情诗,送给他的三三——张兆和: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先生生前绚烂过、寂寞过,终归于土。“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是先生一生的座右铭,也是先生的墓志铭。“一人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是表侄黄永玉给表叔沈从文写的碑文,也是先生的人生格言。“回湘西,回湘西”是先生的心愿。正如朱光潜先生说:沈先生用手中一支笔写了一生,也用这支笔写了他自己。他本人就像一个作品,一篇他自己所写的作品那样的作品。

    行走在这古朴典雅的四合院中,仿佛走过了沈先生绚丽多彩、坎坷孤独的一生。

    故居内游客寥寥。我想,这是湘西旅游文化的悲哀,这么好的文化资源不推广,大概它的效益没有银器、角梳、朱砂来得直接吧!故居陈列室正墙上,悬挂着一张沈老先生的横幅墨宝,一个奶奶领着小孙子驻足在墨宝下,一句句朗声诵读,我和好友向这祖孙俩投去了赞佩的目光。在故居,我们还意外地见到了一位外国朋友,这让我失落的心平复了许多。不知不觉,天已近午。好友懂我,临出故居门,她在沈从文作品售卖处,送我两本沈先生的大作——《从文自传》《边城》加盖上了故居留念的印章,两本厚厚的书在手,感觉我对先生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在回去的路上,我和好友看到了“沈从文墓地”的游览指示牌,墓地在古巷深处的听涛山下。据说沈先生的骨灰一半葬在了墓地,一半由儿孙撒入了沱江。这样看,泛舟沱江也算是对先生祭拜了,只是没有到墓地来得真切。黄永玉在沱江边建的最美吊脚楼——夺翠楼,我们也没能得缘一见。这些都是遗憾,无奈归程已定,只好下次了。

    再见了,我梦中的边城!它在沈从文的笔下活了百年,经历了战火和时代的洗礼,经历了商品经济的冲击,过度的旅游开发,到处充溢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已不复从前的静美,可小城独特的边城风情,碧绿的沱江、摇曳生姿的吊脚楼,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是值得我们一去再去的。我心中希冀,愿中国最美小城永远美丽着!


下一条:卖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