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大山女儿的心灵之路
大山女儿的心灵之路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我读高敏诗集《心灵的村庄》
 
黄博君
 
    在“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诗歌征文颁奖大会上,以一首《平顶山的生命》获得“一等奖”的高敏送给我一本她的诗集《心灵的村庄》,这让我有幸能系统地品读她心灵的吟唱和生命的乐章。这裁作5辑,共108首诗歌的心灵的村庄,像是开在大山女儿心田上的山花一样,烂漫而朴素,顽强且芬芳。乍看诗集的名字——《心灵的村庄》,我的脑海便出现了一幅乡村的图景:山峦连绵起伏,山脚下的小河波光粼粼,野花、藤蔓、树木、庄稼、牛羊,还有弯弯的土路……这里是朴素的极至,这里是大自然幽静的天堂,而我们必须把心滤净,才配走进的地方。这诗集的名字让我沉寂了很久、很久。
    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史。诗人离不开她所生长的环境和成长的历程。就总体而言,70年代出生的人,是迷惘的尴尬的一代。在本该洒脱的时候沉重,在不该懦弱的时候羞怯。60年代的人认为他们肤浅,80年代的人认为他们落伍。然而,70年代的人有着他们特有的平凡和质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书中的每一篇都是生活。高敏是1970年冬天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太和村毕家屯的一个草房子里。这个不足30户人家的小山沟离县城就有百余里地。用高敏的话说:这里仿佛是蛮荒土地上随风飘落的一粒草籽,又像是大地身躯上一根最末梢的神经。它的疼痛和麻木仿佛与世界无关。高敏一家的生活尤为艰难——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领着哥哥、妹妹和她三个孩子举步维艰,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后来她考了上呼兰师专,后来她辗转来到了清原……这些,自然成为她诗歌的土壤,创作的源泉。
    苦难使人成熟,痛苦让生命光辉。在大山沟里封闭近20年的高敏,像其它少女一样,纯真得近乎愚痴,青涩的情愫如一颗痛苦的种子,刚刚播下就被自己的胆怯扼杀。心底的那点爱的温柔总是藏在心灵深处,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能偷偷地演练一下。浅尝辄止使她对过去充满了怀念,也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低低的/是我望你的眉眼/轻轻的/是我走过你身边/年深日久/我说不出你的名字/不是如云如烟/而是在心井深深沉淀。(《说不出你的名字》)这“心井”,让我想起了舒婷的诗:“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呵,母亲》)一个是爱情一个是亲情,让我想到了异曲同工和内心涌动的深情!再看高敏《飞雪的日子》自由的白色的精灵/扑上我的窗棂/可是你远方的问候/轻轻地把我打动/自由的白色的精灵/飞上我的脸颊/可是你深情的亲吻/在我心底消融/自由的白色的精灵啊/为何飘进我心的天空/让甜蜜的苦涩/打湿我的眼睛。读罢这轻柔的诗句,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一下,这是诗歌的力量,这是怀念的力量!怀念是静谧的,怀念是自由的,怀念是孤独的。叔本华说:“只有孤独无依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只有孤独,自己和自己才能保持一致。”怀念让人爱得深沉,爱让人谅解苦难宽慰无奈;爱也使诗歌变得坦荡而宽广。爱是流动的美,诗是凝固的爱。
    读高敏的诗歌,你会感到她的真诚和淳朴,温情和善良。她的心态是正常的,思想是传统的。阳光下,她的诗歌像一道亮丽的河水,在峻拔的山脚下逶迤流过,闪烁着深情和热爱。这时,你会感到有一束阳光在普照着岁月,还有一轮皎洁的月光在甜柔地滋润着生活。攥一把泥土测量丰收的希望/掬一捧麦粒咀嚼土地的芳香/飘雪的日子/五谷的佳酿沉醉了宁静的村庄。(《欢乐的乐章》)她生活在苦难之中却不展示痛苦,过着悲凉的日子却不裸露悲伤。这是生命意志的顿悟,这是人生警醒后的提升和超拔。像一排排整齐的牙齿/却总活在别人的嘴里/每一次甜甜的被人咀嚼/快乐就在你的心底升起/为了那些鲜嫩的生命啊/你情愿这样/幸福地死去。(《老玉米》)读这样的诗歌,我们会想象到她沉思的心海,思想的深度,像是早春的大地,上面是冰凌和冻层,下面热气蒸腾。高敏用她的观察和思考,从容地达到了心灵的回归。一位了解她的同事这样说道:高敏21岁来到清原,便率先在她的中学生中点燃了文学的火炬。她不张扬,工作和生活简单而馥郁,孤独而芬芳。简单是因为她内心纯净,孤独是她思想的天堂。她和她的文友相聚的时候,她以她的单纯和明晰使得那个孤独的下午温煦而热烈;她和她的同事、学生郊游的时候,因为她的存在,使得整个山麓都如此滋润而爽朗。淳厚的心地吸引了太多的信赖和友情。
    这样的品格所呈现的诗歌必定是明亮和干净的,也是真诚和温暖的。她内心揣着敬畏和善良,无论到哪,她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习惯了谦卑和慈爱,她的天地一片祥和。你在我每一个季节的路口/以草的鲜嫩花的馥郁/让我忘记一路崎岖/你不曾为我失去的红颜惋惜/你看着我/怎样在日月交织的尘网里/静静地完成自己/你总是若即若离/在低谷让我听到优美的旋律/在山巅让我注视脚下的大地/虽然你永远地沉默不语/我总能呼吸到你强烈的气息/为了你/我不敢轻视自己/为了你/我像对所有的生命一样/把自己珍惜。(《雕像》)李犁说:“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与人的心灵距离最近。诗歌就是诗人美好心灵的敞开和凸现。诗人用诗歌将自己对美、爱和梦想凝固并裸露。用诗歌擦去蒙在生活表面上的灰尘和污垢,让生活重新现出晶莹和光洁。”这段文字用于高敏的诗歌十分贴切。诚然,诗歌是勿需逐字、逐句剖析的,剖析到最后它便不再是诗歌。诗歌是心脉的律动,诗歌是情感的奔流,诗歌是深邃的彻悟。
    高敏的诗歌源泉,来自于她苦难而贫寒的儿时的磨砺,来自于她光明的心态和对故乡的感恩情怀。只有放下才能走近,只有远离才能得到。诗人的品格是高贵的,因为感恩才有怀想,因为热爱才永驻心房。她离开家乡,她的家乡便驻扎在她的心里。于是,便有了这《心灵的村庄》。在当下的人们物欲向外无限扩张的同时,有谁能静下心来,抚慰一下我们哭泣的心灵?又有谁在匆忙向前奔走的时候,能停下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来处?高敏的诗句证明了她的感恩情怀——“故乡啊,当我熟悉了异乡的风景,你却频繁地走进我的梦境。”她的感恩情节还有更多的体现:你是我的妹妹/你却从来没比我小过一天/家里的苦累你一人承担/生活的忧烦你独自吞咽……没有你守护着家园/我和哥哥如何飞远?可以说,高敏无时无刻不在眷恋着故乡,她的脚步从故乡出发,来到了远隔千里的抚顺,20多年来,她的心灵却天天向着故乡出发。《乡恋》、《寻找蛙鸣》、《梦的蜻蜓》都萦绕在毕家屯山水之间,萦绕在妈妈、妹妹,还有众多的亲人和乡亲之间。毕家屯是她生命的起点,更是她“心灵的村庄”。
    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方式,诗歌也是一条心灵的小路,沿着这条绵软细长的小路,可以回家。